xzzhangfei
发表于 2012-5-15 22:13
回复 29 # 黄原壮 的帖子
请教:
问题1:双3原则是?
问题2:第2步加重76.8g是在0°位置?
问题3:第4步加重125g,写的是115°位置,怎么115°左上角图上画的加重点不是115°位置?
谢谢!
黄原壮
发表于 2012-5-16 09:21
回复 31 # xzzhangfei 的帖子
问题1:双3原则是试重后变化情况,1)相位是否变化30度以上?2)振动值是否变化30%以上?符合一个或以上条件就可以。
问题2:这只是试重,随便你自己怎么加
问题3:这与仪器设置有关,我在仪器设置的是反向计算,所以加在右上角115度
尤彬
发表于 2012-5-19 13:43
回复 15 # 黄原壮 的帖子
风机启动的时候去摸是很不安全的
mydh
发表于 2012-5-27 14:52
回复 29 # 黄原壮 的帖子
计算滞后角180-49-115=16,其中180是哪来的?
计算的原理能否解释一下,我是新手,谢谢
abin811025
发表于 2012-5-27 21:11
回复 29 # 黄原壮 的帖子
1. 你计算的应加重125g/115°,应该是试重不卸下来的配重。
2. 有关滞后角的计算,180-49-115=16°,还请给出具体分析过程和说明。
另我认为本案例的滞后角的计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方法一:根据滞后角 = 影响角 ± 振动探头到键相器的夹角。因此利用影响角可反推出滞后角。通过本案例中的一次试重,可计算得出影响系数,其中影响角为113°,由于测试的为振动速度,转换为振动位移,其影响角应为:113°-90°=23°。显然,本案例中振动探头与键相器夹角为0°,故滞后角应该为23°。
方法二:利用滞后角=重点与高点的夹角 来推算。显然,试重后振动为21/49(mm/s°),即高点位置在(49°-90°=-41°),通过计算,配重在115°,那么重点位置在(115°-180°=-65°),那么滞后角应该为 -41° - (-65°)= 21°。
通过以上两个方法计算的滞后角大小基本相符,因此通过该案例,较好地验证了滞后角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还望批评指正。
fengchunlijdb
发表于 2012-5-28 08:13
本帖最后由 fengchunlijdb 于 2012-5-28 08:30 编辑
滞后角计算应该按去除试重情况下的配重角度计算。楼主给的配重是保留试重情况下的。
大多数仪器的相位是反光贴纸触发---振动正高点夹角即相位角
计算滞后角应该考虑仪器
guoying20048
发表于 2012-6-5 12:00
回复 31 # xzzhangfei 的帖子
来和大家学习学习。
wxj3873
发表于 2013-1-7 15:46
虚心学习了,论坛真的是很靠谱啊
落地流星
发表于 2013-5-22 20:44
wxj3873 发表于 2013-1-7 15: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虚心学习了,论坛真的是很靠谱啊
去除试重的配重应该是115g/78
fool168
发表于 2013-6-15 22:18
书上说加试重前后振动值及相位改变25~30%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