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zairenjian 发表于 2012-4-2 20:12

非线性系统的周期解分岔和不动点分岔

    类似duffing方程的非线性系统,随着分岔参数的变化系统会发生分岔现象。对于这类非自治系统而言,发生分岔前后,系统的周期解会发生变化。比如:周期1运动发生倍周期分岔后会转变成为周期2运动。相应的,系统庞加莱映射的不动点从一个变为两个。然而,系统的周期解分岔和不动点分岔并不是一定对应的。有些情况下,系统的不动点类型和个数变化了(即发生了分岔),但系统的周期解并未分岔。
    对于这一现象,不知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

无水1324 发表于 2012-4-6 18:31

其实你说的是分岔的两种情况:
1、解的性质的改变,就是周期1到周期2的分岔;
2、解的个数的改变的,就是不动点的分岔,
虽然说法不严格,但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他们之间是没有什么对应关系的

kezairenjian 发表于 2012-4-7 09:41

回复 2 # 无水1324 的帖子

对于非自治系统而言,系统的周期运动对应于Poincar†e映射的不动点,周期运动的稳定性与分岔等价于不动点的稳定性与分岔。但这种等价关系和Poincar†e截面的选取有关,不同庞加莱截面对应的Poincar†e映射的不动点分岔,并不是总和周期运动的分岔等价。
比如,对非光滑的非自治系统,选择定相位面为Poincar†e截面,系统的不动点分岔和周期解分岔是等价的。但选择非光滑处为截面时,就不一定了。对于此类系统,往往更加关注其非光滑的特性。个人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在来看是个难点。
进一步看,不同截面上的分岔类型、吸引域等的对比研究是必要的。
不知无水是否见过相关的论文,能否指点?

无水1324 发表于 2012-4-8 09:53

选取“选择非光滑处为截面时”会出现轨迹与截面相切的情况,这个时候还考虑Poincare截面是否合适?截面不同分岔的类型应该是一致的吧,因为Poincare截面点,是确定性的,如果不同的截面就得到不同的分岔类型,那么他就不是确定的了。不知道我理解你的意思没有。

另外:我在2楼说的第二点,有点问题,分叉点的个数的改变与不动点分岔是不同的,但是,分叉确实是如2楼说的两类。

kezairenjian 发表于 2012-4-8 14:42

回复 4 # 无水1324 的帖子

的确,选取非光滑处为截面时,会出现轨迹与截面相切甚至不想交的情况,以往的说法是,选择这样的截面不合适。但对于非光滑系统,只有非光滑处的截面能够反映碰撞、接触的情况。
现在,对于碰撞系统而言,选择碰撞面为庞加莱截面的论文和理论已经很多而且很成熟(西南交大谢建华,兰州交大罗冠炜等)。但对于“软接触”的系统,比如齿轮、弹性碰撞等系统而言,还没有这样的研究。这种系统选择接触面为截面到底有没有意义,是对还是错呢?
我再进一步说,其实选择定相位面时做分岔图,是在固定相位角处(如:t=2*PI/w),看系统的速度和位移随分岔参数的变化情况。而选择接触面,是在固定位移处,看系统的速度和相位角随分岔参数的变化。为何就会产生如此大的不同呢?

无水1324 发表于 2012-4-9 08:17

kezairenjian 发表于 2012-4-8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4 # 无水1324 的帖子

的确,选取非光滑处为截面时,会出现轨迹与截面相切甚至不想交的情况,以往的说 ...

1、对于齿轮系统,如果取碰撞面与固定相位得到的结果应该差不多,可以选择。但是在整个参数区域内,有可能没有出现脱啮,或者在碰撞的另外一面(齿轮存在双边冲击);这个时候这种方法就无效了。
2、“为何就会产生如此大的不同呢?”能否给一些图片。

飞翼 发表于 2013-7-9 16:56

kezairenjian 发表于 2012-4-7 09: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2 # 无水1324 的帖子

对于非自治系统而言,系统的周期运动对应于Poincar†e映射的不动点,周期运 ...

你好请问固定相位取庞加莱截面 是频闪法吗?能否给些提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线性系统的周期解分岔和不动点分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