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xin 发表于 2018-5-11 09:39

振动分析时如何选择频率范围和谱线数

  作者案:半夜睡不着的时候列了个提纲,没几天见到了类似内容的文章。没关系,还是可以写的。断断续续的,谱线选择不知道还要多久,先发这些吧。

  做振动分析之前怎么选择测量的频率范围和谱线数,国际分析师认证培训里有专门讲,其他培训班讲的应该不多。

  主要是在定期监测或者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库设置里,需要合理设置采集的频率范围和谱线数。因为这些数据库包含大量测点的采集定义用于重复测量,每台设备每次测量都临时设置不现实,需要提前设置,设定后极少更改,如果设置不合理,就会影响监测的效果。所谓合适,频率范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造成分辨率浪费和采样点数增多。比如下图,振动就集中在20Hz附近,对速度谱来说2000Hz以上不会有大的值,测量10000Hz的频谱反而看不清低频部分的情况。
  频率范围过小,则会漏掉可能存在高于所选范围的振动能量。

  临时的单次分析测量,可以先测一个大的频率范围,再根据数据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的频率范围
  美国振动协会 (VI) 对不同设备建议的频率范围如下:
  VP、BP是流道或扇叶通过频率;GM是啮合频率;LF是电源的线频率,在国内是50Hz。

  表中数值表示该类设备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故障频率。设置时一般选择比表中数值大一些的整数。

  一般设备按上表设置就可以。电机转子条和定子槽松动时会出现转子条和定子槽的通过频率,通常是几十倍转频,经常需要一个很高频率范围的测量。

  包络解调时带通滤波的高通(就是较低的那个值)要大于上表中的频率值,目的就是滤除常规故障的影响,突出齿轮和轴承故障激起的高频振动幅值。

  齿轮箱低速轴
  需要注意的是齿轮箱低速轴测点的测量范围选择,比如下图数据,风电齿轮箱输入轴的啮合频率在二三十赫兹,高速轴的啮合频率约五六百赫兹。

  此时频率范围应该选择2000Hz还是100Hz?

  如果选100Hz,就是上边说的测量范围外仍有高频振动能量的情况。但是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判断设备状态,齿轮箱在线监测不止一个测点,而是综合各级齿轮和轴承后设置的,高速轴有专门的测点测量其状态。如果在输入轴这里也选择2000Hz的频率范围,可以看到振动总值主要受高速啮合振动的影响,这样是无法指示输入轴齿轮或轴承状态的。所以低速轴的测量频率范围应该按3倍低速轴啮合频率来设置,尽量避免高速啮合频率的影响。

  中间轴也有一样的问题。简单按照风电标准里的10Hz,1000Hz,2000Hz区分是不够的。

  敲击试验
  做敲击试验,是为了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般怀疑存在共振的时候才会做敲击试验。为什么怀疑有共振?肯定是某个频率的振动幅值特别大,或者在某个转速范围内某个频率幅值特别大。那如何设置敲击测试的频率范围就很明显了,把怀疑共振的频率放在频谱的中间部分,即频率范围设成怀疑的固有频率的两倍左右。

  用峰值保持法测量停机过程来判断临界转速也一样,事先测量频谱观察主要的振动频率成分,通常是一倍频为主的。然后把频率范围设置成主要频率成分的两倍,测量结果就是频谱左半截类似波德图的曲线。

  顺便再说一次,很低频率的固有频率是没法敲击的,比如风电塔筒,固有频率在0.3Hz左右,怎么敲?要激发它的固有频率,只能和解决北京冬天的雾霾一样——等风来。
  

  思考题:
  假设一截塔筒在工厂里敲击测试了固有频率,和常说的塔筒固有频率0.3Hz左右会不会一样?

  来源:mirook聊振动公众号(ID:mirook),作者:王少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振动分析时如何选择频率范围和谱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