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矩阵法有限制?
我用传递矩阵解具有7个以上支撑轴的的固有频率时,有好多值,与实际理论严重不符合,难道该方法有限制? 支撑轴?应该没限制吧?
传递矩阵法
是啊,八个轴承支撑点,轴长0.8米,直径80毫米,用联轴器连接,采用集中质量的点传递矩阵和无质量等直径轴的场单元来建立传递矩阵
如果轴段少,还能频扫出固有频率,但是长了(八个)就有很多解,郁闷!怎么回事啊.
采用集中质量和无质量弹性轴来建立传递矩阵
[ 本帖最后由 jingh 于 2008-3-9 20:47 编辑 ]
斑竹能帮帮忙啊
斑竹,能组织讨论一下我的问题吗?急啊 不知LZ做出来没有?我们最近也在做这个,好象是这样的,轴承支撑点及联轴器一多(即传递矩阵中加入了支撑的点矩阵及联轴器的点传递矩阵),结果就会出错,不知道为什么呢? 支承你是怎么考虑的?没听说过传递矩阵法在这个方面有限制
估计最大的可能是你支承处理的有问题 另外建议采用Riccati矩阵法,传统的传递矩阵法在搜索特征值的时候存在很大的不足
尤其是对于大型轴系而言,结果是真现象是很正常的
[ 本帖最后由 yejet 于 2008-3-28 10:29 编辑 ] 谢谢yejet !
支承的地方加上一个支承单元的点传递矩阵,与支承单元的径向刚度和角向刚度有关,联轴器的地方加一个联轴器单元的点传递矩阵,与联轴器单元的径向刚度和角向刚度有关。
不加的时候,结果还可以,加上后结果就不对了。
支承单元对结果影响这么大?
另用过Riccati矩阵法,结果相似。 你说的点传递矩阵是类似8参数模型一类的矩阵?对称的吗?
[ 本帖最后由 yejet 于 2008-3-28 10:46 编辑 ] 不对称,如支承的点单元矩阵(机械振动手册P692,屈维德 主编)
T=[1 0 0 0;
0 1 0 0;
0 Ksi 1 0;
-Kr 0 0 1]
其中,Kr和Ksi 分别为支承的径向刚度和角向刚度.
联轴器的也相似.
点单元矩阵可以推导的,一般书或是手册上都有,没什么问题。
感觉不可理解。 对于支承各向异性的转子,采用分析临界转速确实非常复杂
多个解释必然的,要结合振型等选择合理的结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