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6|回复: 2

[其他相关] 爆炸成形往事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1959年9月12日,当我走进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报到时,心情激动又充满期待。大约一周后,在力学所小礼堂召开的“迎新会”上,钱学森所长对在座的科学家及有关领导作了介绍,简要说明了力学所的分科情况及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和国防重点工程任务,同时对我们新成员提出了期望与要求。会场气氛和谐热烈。钱所长鼓励大家发言,在迎新会即将结束时刻,我鼓足勇气发了言:我是学“火炸药”专业的,分配到力学所,担心跟我的专业不对口。钱学森所长认真而热情地对我说:我们的科研团队需要不同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承担起国防及国民经济的重大任务。钱所长的回答让我铭记终生。

  1963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聘任我为爆炸力学专业教师,聘书由当时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郭沫若先生签发,至今我仍珍藏着此聘书。从“专业不对口”到为“爆炸力学”专业学生授课,让我深刻领会到钱所长当初选拔人才组建团队的良苦用心。

  1960年初春雪后的一天,在力学所主楼南面空地上,郑哲敏先生亲自主持,用一个雷管作为爆炸能源、水作为传压介质,将140毫米的薄铁皮爆炸成形“小碗状”的试验品。钱学森所长亲临现场,与郭永怀等科学家及力学所员工一起观看了爆炸成形试验。钱所长拿着爆炸成形后的“小碗”绕场一周,说道:别看这小小爆炸成形件,将来可发展成航天工程的大部件,可能会对机械工业生产带来重大变革。我们应当把力学和加工工艺结合起来,研究爆炸力学也是工艺力学……

  同年,钱学森所长正式提出“爆炸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正式任命郑哲敏先生为此学科带头人。为了发展爆炸力学,郑先生规划设计,组建课题组,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实体调研。他带领我们一批年轻人深入工厂搞协作,同时在怀柔雁栖湖边深山处建立爆炸实验室和爆炸场。

  当时国家正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实验室及爆炸场远离生活区,冬天无暖气,暑天酷热,室内没有一台电扇,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平均两周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次,往返城里单程就要3到4个小时,而且乘坐的是敞篷大卡车,尤其是冬季回城最为辛苦。但是大家还是开心地说:手脚是冰凉的,但内心是热乎乎的。郑哲敏先生当年也跟我们一起在试验场做实验,一起乘车往返。大家都没有怨言,干劲十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每当我们实验取得理想结果时,偶尔会跟郑先生畅游在雁栖湖中。郑先生是个游泳高手,往返1000多米都不觉得累。

  1961年12月,力学所与国防部五院正式签订了《关于爆炸成形研究规划》,确定力学所承担“薄板典型零件的爆炸成形中的理论与测量问题”。在郑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为工艺参数选定提供了理论依据。郑先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爆炸成形模型率”,为航天导弹大型零件的爆炸成形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与工艺,出色完成了国防部五院签订的合同任务。

  钱学森所长对爆炸成形进展十分满意,1963年6月召开了爆炸成形学术报告会。会上钱所长总结说:新的学科不仅要为工程设计服务,也要为工艺服务。与此同时,中国力学学会与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大会,郑哲敏先生在会上向力学界和工程界系统介绍了爆炸成形模型律、成形机理、成形工艺等成果。1963年底,我们与国防系统有关工厂共同完成了大型火箭壳体的爆炸成形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当时我们的激动心情无法言表。

  1964年爆炸成形的研究成果,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以及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奖给力学所一台天津产“北京牌”12吋黑白电视机,参与研发的人员每人得到一支笔和一个小笔记本。同时,郑哲敏先生作为主编、本人参与编写的《高能成形》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完成了国防任务之后,爆炸成形研究成果转向了民用。为了替代大型水压机,我们与北京锅炉厂合作完成了椭球封头的爆炸成形,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在郑哲敏先生的陪同下,观看了爆炸成形的全过程。
1.png
2.png
  1966年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国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张劲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一行,来到力学所怀柔实验室基地视察。当他们抵达爆炸场时,我们特意为他们进行了爆炸成形实验。按照郑哲敏先生“模型律”理论指导爆炸成形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张劲夫书记深深地为实验基地人员的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所感动,他指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短短几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值得庆贺!视察结束后,郭沫若院长挥笔题写了“深感此地亦有大庆精神”,以示赞许。

  回想起钱学森所长在力学所大楼观看爆炸成形实验时所做的科学预见,都已在国防与民用工程领域全部实现了。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理想能够实现,完全得益于钱所长的远见卓识。

3.png
  陈维波:1935年出生于福建省,195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郑哲敏院士领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63年被中国科技大学聘为教师。曾任中国民爆器材学会理事、爆破器材杂志编委。1963年与国防系统共同完成大型火箭壳体爆炸成型任务,1964年该成果获得全国新工艺、新产品一等奖。曾参与《高能成型》、《爆炸加工》、《表面处理》及《爆炸安全规程》等专著编写,发表论文30余篇。曾担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1995年至2005年被监察部聘为特邀监察员。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侨联委员,现任北京中关村侨联副主席。

  来源:力学园地网站
  作者:陈维波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爆炸成形挺好,省的做各种大吨位压力机了,不知能在锻造上用吗

点评

俄罗斯有一个天然气井一直燃烧 就是靠爆炸给堵住的 不过跟爆炸成形没什么关系 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2 13:22
发表于 2017-10-1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hlchangjia 发表于 2017-10-11 09:16
爆炸成形挺好,省的做各种大吨位压力机了,不知能在锻造上用吗

俄罗斯有一个天然气井一直燃烧  就是靠爆炸给堵住的  不过跟爆炸成形没什么关系 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12-11 16:30 , Processed in 0.09295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