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enyueqi

振动信号测量-镍铬电阻丝能连接信号发生器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是用了热电偶的镍铬导温线来连接的功放,这样就是短路了。所以使得镍铬导温线有着过高的热响应。镍铬的电阻率是比铜的大,我当时认为只要能同信号就可以了。一端连接功放,一端连接东华的采集仪。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附件电缆是电阻性质的,当然也是针对一定的信号的。传输的信号是经过电缆的,电缆的长度与电阻有关。
电阻丝上标称有晓以电压等级和发热的功率;  电阻丝接在功放上一般是模拟功放的负载, 用于功放的调试?这句话是否这样理解:越长的导线对于功放的调试越明显,或者越大。但是事先的功放是我自己调节的呀,功放连接是信号发生器,我对此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了功放。传输的电缆相当于连接了电阻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导温线一端接在功放上,一端接在测试仪上,这样测出的温度是短路导线的发热温度了。你实际想测的温度是什么点的温度呢?
导线是有电阻的,一般传感器连接电缆的电阻值是很小的,用厂家标准配置的传感器和连接电缆时进行测试时不需要考虑电缆的电阻对测试的影响了。
导线在进行电流传输时,能通过的电流的大小与线径的大小有关的。导线的电阻值与负载阻抗相比而言,导线的电阻就是很小的,一般是不考虑了。而在高频电路里要考虑导线的电感和电容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因此你用导线当电阻来用就是错误的,导线虽然长,电阻是增大了,但是它总的电阻值是很小的,是不能当作电阻器来使用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得导线中阻抗,电感、电容的表现作用,我了解一些知识。只是没想到要考虑这么多,我不知道版主有没有贴应变片测过一些机器上的振动,就是再零件上贴应变片,此时导线是普通的信号传输导线,若是此时的导线经过高温环境那就是要考虑的问题了呀。为了使得试验不那么复杂,我把贴的应变片换成了信号发生器,产生了固定的信号,要做的就是这些。高频下通过的电信号本身会形成涡流,所以必须要考虑电感,电容的。若是低频的话,就直接考虑阻抗和电阻的影响,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发表于 2007-6-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LZ主要是考虑高温环境信号传输的影响, 我认为只要传输线的绝缘材料耐高温,高温对信号的传输影响是不大的。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它的灵敏度是会有点偏移的。
测量振动信号,主要是传感器的性能在低频或中高频的灵敏度,传感器线对此影响是不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明白些了,但也害怕些了,课题进行到这里了,如何是好呢,嘿嘿。一种恐惧感有此而生,感谢版主的指点呀。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7-6-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看了你的回贴,没有看到你在做振动信号测量,要测振动信号就要用到加速度传感器或应变片,而镍铬电阻丝是测量温度的,怎么会与振动信号拉到一起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6-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版主,以前用了平常的线测过,后来想测高温的,但是太高温度的线没有,所以就用了镍铬的,没有考虑短路的问题,还是你的指点恍然大误呀。
发表于 2007-6-1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了大家 的回贴, 让你恍然大误了,以后我们不敢回贴了:lol 。
我记得之前有个网友也讨论过在高温环境中对振动测试的影响,你可以搜索一下,大家交流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那个网友就是我呀,我都再qq上找了你好几次了呀,等的苦呀。结果昨晚梦见你了,梦见你帮我做试验了,精神处于极度紧张,呵呵。
感谢呀,你太忙了,等不到你在qq上的出现。有什么好的建议提出来吧,我洗耳恭听,慢慢消化,慢慢接收恐惧。嘿嘿。我现在想的太多,又太少,没有主见了。:lol :loveliness:
发表于 2007-6-18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menyueqi 的帖子

楼主的问题好像都没有描述清楚哎:
1)测试高温下的振动,如果是采用振动传感器,某些压电原理的振动传感器本身可以承受300摄氏以上的高温。看你的描述,测试环境并非高温,只是信号线处于高温环境(烤箱)中。
2)如果是300摄氏度的高温,常规的信号线(包括压电传感器配用的低噪声电缆)已经不能用了,因为这些信号线无一例外都使用了塑料绝缘层,例如PVC、PVDF、FEP、PTFE。PTFE(特富龙)耐热最高也就300了。这时候的信号线应该采用矿物绝缘的金属软管线,甚至硬质信号线。一些地方的电子城里面有卖同轴电缆的柜台,有极少的会有矿物绝缘高温信号线出售。
3)如果你采用高温压电传感器,最好不要自行去配高温信号线,因为还要考虑信号线的电容对测量的影响,出厂的配套传感器+信号线是已经作了标定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zhangww74 提的很正确,传感器一般与信号线是匹配的,我们用的时候也不是对此进行的修改,将这种测量是用于应变测量结构性质的,因为是在探索中,所以有不少想不到,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请各位指出。
发表于 2007-6-1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中曾经有网友问到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性能, 以及在高温测试环境中如何选用传感器,
请ZHANGWW74能提些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ZHANGWW74能够提出更多的建议呀!
发表于 2007-6-1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问题越搞越乱了。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你把测温又牵扯进来,混淆在一起。:@Q ZHANGWW74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发表于 2007-6-2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谈兵:高温环境下的振动测量

本帖最后由 wdhd 于 2016-4-26 14:05 编辑
原帖由 szdlliuzm 于 2007-6-19 09:37 发表
论坛中曾经有网友问到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性能, 以及在高温测试环境中如何选用传感器,
请ZHANGWW74能提些建议.

每个器件都有自己的适用温度范围。高温应用即是对器件本身提出了特殊要求。

振动监测,使用应变片是比较廉价的解决方案;此外就是采用振动传感器(位移、速度、加速度)。
1)应变片
应变片按原理分两大类-金属应变效应和半导体压阻效应。
常见的金属箔式应变片采用了树脂基底,用应变胶粘贴安装。器件本身就不能适应高温环境,不仅仅是构成组份的有机物,金属箔本身也容易发生变形。市面上常见金属箔应变片最高操作温度通常不高于85摄氏度。国内的金属箔应变片供应商蛮多了,代表性的有中原电测。
高温环境下可以使用金属丝式应变片。其结构材料都是无机物,耐热最高可以超过1000摄氏度。不过金属丝式应变片灵敏度太低,仅限于一些特殊用途。生产厂家据我所知的日本有两家,包括共和电子,但我没有作过详细的调查。
半导体压阻器件,常温下用的就是p-Si了,这个使用时操作温度不能超过120摄氏度,因为温度再高就使Si发生本征跃迁了,换句话说,材料的一些半导体特征消失了。这也是为什么集成IC什么的硅器件使用温度都在120以下的原因。国内原来的半导体应变片生产基地在安徽,现在好像都解体了,在蚌埠还有延续下来的几家公司。
凡事无绝对,高温下的应用也有半导体材料的用武之地。这类材料称“宽禁带半导体”。其中SiC器件是研究最多的,其次是金刚石。不过好像目前普遍还是实验室产品,国内有听说过某些研究院校宣称做到了产业化程度。
高温条件下,传感器件的安装是个关键。粘贴安装可以采用无机胶粘剂(类似于水泥)或玻璃材料,要不然就只能采用机械紧固了。
2)振动传感器
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最便捷的方案了。针对高温应用的振动传感器,设计者已经充分考虑了温度效应带来的材料机械特性变化、材料电特性变化,甚至配套的高温信号线。用户只需要考虑后续的信号采集就可以了。这方面的佼佼者当然是振动传感器的大哥大ENDEVCO了,其代表性的高温产品有Isoshear系列,当然还有其它,最高操作温度达到750摄氏度。
振动传感,我主要了解的加速度传感器,从原理上分,主要有压电式、压阻式、可变电容式,适于高温应用的主要是压电式。(IEPE式是压电式加上了内置转换放大电路,受电子元件特性的制约,器件整体耐热不超过120摄氏度)。
压电式振动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压电材料,所以器件耐热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压电材料的耐热。高温应用的压电传感器都会采用居里点较高的压电材料。
其它的器件结构材料就不赘述了。
传感器信号pin脚与外壳、pin脚之间采用电子玻璃绝缘。
信号线采用矿物绝缘同轴信号线。苛刻环境下可能采用硬质矿物绝缘信号线与传感器一体化的结构。当然,300摄氏度(通常250摄氏度)以下可以采用PTFE绝缘的信号线。其它特富龙类的绝缘材料如PFA、FEP也可以承受250度的高温。
传感器的安装方式,通常采用稳固的螺栓紧固安装。

具体应用涉及许多细节,我也没有多少经验,抛砖引玉,希望有行家补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5-2 01:03 , Processed in 0.0573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