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3|回复: 20

[声学测量] 【(原创)谈谈对噪声源识别的一些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噪声源识别之所以重要,如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场合,要求更安静的产品,如家用电器(尤其是空调)、汽车车内噪声、交通噪声等;有些场合,是为了满足有关规定或是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如机器的出厂噪声级等,社会噪声,交通噪声;有些场合,是为了利用噪声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机械设备何处出了故障;以及由此延伸的噪声控制,也需要进行噪声源识别。

这些应用决定了毕业生的去向,也决定了科研单位的科研方向。这些可以从各大公司的招聘需求,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各省市的项目可以看出。

相关的科研工作,从研究方式上分为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从研究内容上分为噪声产生机理和应用外部噪声场反求源场,从研究方法上又分为传统噪声源识别方法、信号处理方法、声全息或者可视化方法。

传统方法虽然陈旧、使用效率低,但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在应用。例如,为了测量汽车高速行驶时的车内噪声,需要将车门缝隙用铅皮封住。信号处理方法的应用尤其广泛,相干分析、偏相干分析适合与很多场合,能解决许多一般问题。如评价某些噪声源、某些频谱对场点(模拟人头耳朵处),这时采用相干分析就可以解决。

这里着重讨论声全息方法。另外,也涉及到波束形成方法(一种阵列信号处理方法)。

远场声全息适合于对大型物体的中高频声源进行识别。虽然它无法突破瑞利极限,但大尺寸物体和中高频率声源,半个波长已是可以接受的。对运动声源进行识别是另一个应用。对于运动声源,安全性尤其重要。如运动的汽车,不能指望在近场进行测量,如1/10波长。例如运动的火车、地铁、汽车,即使在实验室,驾驶汽车以40~8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如此近的距离测量恐怕非常危险;又如潜艇的水下噪声识别,这么近是否太那个。。。因此,本人认为远场声全息适合与现场应用。涉及到诸位学友提及的创新问题,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只要你深入地研究,创新肯定会有。

近场声全息,主要卖点是其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其应用的最大的阻碍是其高成本。为了获得这么高的分辨率,付出这么多值不值,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避开成本问题不谈,它也不是完美的。例如,它要求测量面足够,采用规则阵列,阵元均匀布置,阵元的最小间距小于最高分析频率的半波长,测量距离极近,约等于阵元间距。虽然声称该方法能获得任意高的分辨率,但这是要付出成本的。原因是分辨率由倏逝波决定,倏逝波的获取取决于本底噪声和传声器的动态范围。又因为声场重构是一反问题,需要借助于正则化方法来求解,所以,过高频率的倏逝波会被正则化方法截断。究竟分辨率多大合适,要根据需要和测试预算来决定。

叉开话题,正则化方法,在目前所有的声学反问题当中都有采用。根据本人的研究,认为在没有测量噪声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正则化的,例如,仿真当中。

未完待续。欢迎争论,发表不同看法。

(下篇将介绍:局部声全息方法、等效源方法、波束形成方法、相干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jarquine 于 2007-12-17 22:09 编辑 ]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声源识别,我接触了一些仪器。麦克风阵列有:环形、星形、球形、螺旋等,30-40通道,采用的算法好像是beamforming算法,初步有所使用,精度不是很高,这可能是由beamforming算法的低频精度差决定的,近场声全息精度高,但是麦克风数量多,效率低,成本高。还有声聚焦法,精度比beamforming稍微高点。目前我的应用尚不成功,下次请教。
发表于 2007-12-1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rquine 于 2007-12-5 10:57 发表
噪声源识别之所以重要,如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场合,要求更安静的产品,如家用电器(尤其是空调)、汽车车内噪声、交通噪声等;有些场合,是为了满足有关规定或是为了 ...

这个话题楼主开设得很好,先表示感谢,呵,为大家提供长见识的机会.不过这句有点问题,我做过NAH的仿真,在没有任何噪声时也需要低通滤波/正则化,这是由于进行FFT变换引起的误差,还有有限孔径引起的误差,呵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7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mao 的帖子

貌似Williams的文章是这么说的,最近的PNAH也这么认为。冷静思考,你会发现,为了弥补有限孔径误差,在原全息面周围进行了补零处理,而后循环迭代,而循环补零的基础是基于声压的连续性,即补入了幅值很小的测量误差。因此,要进行正则化。意思是说,虽然是仿真,但计算过程中你人为的加入了噪声,而且是不自觉的。
不知道这样回答,你同意不?
发表于 2007-12-2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得对,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不采取弥补有限孔径影响的措施,误差只会更大,因此低通滤波就更必要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怎么冷了。
对于全息中测量孔径的问题,J Hald提出的SONAH似乎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仿真中发现也并不是全息面可很小,而且与传声器的数量及间距有一定关系。另外,声全息对封闭空间内的应用不知是否有好的方法,声强阵列似乎可以,但这样成本不更高吗?
倏逝波的问题应该是NAH的关键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意在抛砖引玉,也准备继续写局部近场声全息,涉及到SONAH。
不过,目前我对SONAH的生命力很是担忧,其重建面距离测量面太近,而且边缘效果很差,是该方法的缺陷。
发表于 2008-2-2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重建面距离测量面太近,而且边缘效果很差"怎么理解呢?我做了一些SONAH的仿真,倒没觉得有这些不好,至少比传统的STSF会好一些吧,另外主要SONAH对孔径的限制不是那么严格。
全息测试中,全息面与声源面必须很近,这也是全息算法的必然吧,要不怎么捕获指数衰减的倏逝波?
可惜只是仿真,还没有实验,不知会出什么问题。

是否可以谈谈声全息在封闭空间中的应用呢,即存在反射声场时怎么处理?

[ 本帖最后由 djh713 于 2008-2-27 15: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仿真倏逝波的啊?
发表于 2008-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楼 的帖子

在波数域中考虑,声波可看做传播波和倏逝波的叠加,当kx^2+ky^2>k^2时,即kz<0时,就是倏逝波了,要单纯仿真倏逝波,只需设当kx^2+ky^2<k^2时,kz=0就可以了,即不考虑传播波的成分。

[ 本帖最后由 djh713 于 2008-2-28 15:2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23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源定位在封闭空间中的应用

我在一篇回帖中看到了封闭空间中的声源定位,我的课题就是这方面的,不知各位专业人士是否可以就这方面交流一下?
现在封闭空间的声源定位主要用什么软件?还是自己编程?
目前的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谢谢赐教!
发表于 2008-9-2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楼 ncepuwanglin 的帖子

你的问题和他们略有区别,呵呵。
发表于 2008-9-2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全息的精度取决于声场信息获知的程度,远离辐射面越远,信息量越少,因此分辨率越低。阵列间距越大,空间采样后混叠越严重,因此分辨率越低。阵列整体尺度越小,空间窗截断影响越大,分辨率越低。
个人认为,商业软件可以在速度上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精度上不会有重大突破的。
发表于 2008-10-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声源识别的方法现在有很多种,声全息方法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还有波叠加方法,赫尔摩兹最小二乘法,波束形成方法,声辐射模态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虽然百花齐放,但用于工程应用的好像不是很多。有没有关于声源识别应用的一些实例啊?:handshake
发表于 2008-10-2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闭空间声场是由很多阶声模态叠加而成的,对于某一阶声模态,NAH仿真结果表明在模态的节线处重建的误差比较大,而非节线处NAH重建的效果比较好,所以,一般低阶声模态的NAH重建效果好于高阶声模态的重建效果,同理,低频激励下的封闭空间NAH重建效果好于高频激励下的NAH重建效果。这是我的一些看法,还请大家指教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5-9 09:27 , Processed in 0.0579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