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1|回复: 12

[转子动力学] 最近关于超超临界机组汽流激振问题真的很热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4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看到上面hitwdh转的几篇文章,写写我在这方面的了解。

据目前知道的就有好多单位在作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天津大学的陈予恕,他是国内最早研究转子-密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发了两篇文章。

第二就是浙江大学的沈庆根,和西安交通大学的鲁周勋对密封系统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不过他们的研究大概都在10年以前了,最近没见有关他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成果。而且他们主要是重复了Scharrer博士的工作。

第三个是华中理工大学的丁学俊,对密封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不过发表的成果好像很少。

第四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松涛博士最近几年陈予恕研究的基础上对转子-密封系统作了不少的工作,也发表了几篇文章。

第五,西安交通大学的周受钦和清华大学诸福磊也在转子密封系统稳定性方面做了一点工作。

从国内现在已发表的成果中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所有进行过这方面研究的学者都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都是只开个头,之后就再也见不到后续成果的发表。

从去年年底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也在这方面开展了研究,根据分析目前大概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天津大学四家单位人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按照我的估计,虽然蒸汽参数增加了不少,转子的柔性也变大了,汽流激振问题的出现有可能会增加,但是仍然还会是一个很少见的问题,很多报道所说的汽流激振问题从其数据看未必真的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的,很多可能是为了自圆其说罢了。

不过我比较同意一种说法,就是由于汽流激振本身很难对转子振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汽膜和油膜耦合作用下很可能发生油膜失稳从而导致轴系振动过大。有兴趣大家可以在这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成果少只能说明这个东西太难了

气膜与油膜作用力比较是什么量级?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现在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题。
比如天津大学他们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而周受钦和诸福磊等又仅仅立足于数值分析。

如果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是否能出一些成果?
发表于 2005-4-2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膜和油膜耦合作用下
~~~~~~~~~~~~~~~~~~~不知道你这里说的两者耦合到底怎么耦合的?我个人理解也就是两种力共同作用吧?应该不是气膜和油膜接触,导致二者相互影响。(二者应该不接触的。)
另外,上次听inna非线性讲座,感觉我们在非线性方面和别人相差也不算很远,我们抓紧一些,或许能够赶上并且超过他们,做出一些成绩。关键还是着入点的问题。个人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5 11:30:5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他们进行的研究,采用的轴承支承是什么轴承模型?没有考虑滑动轴承么?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所说的耦合并不使我们传统上认为的相互接触那种耦合。

他们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建立是通过转子振动建立起来的。我认为,相对油膜而言,气膜对转子的作用要弱得多,可以把气膜作用看成是对油膜的一个小扰动~~由于汽膜和油膜的作用机制非常相似,和可能会达到类似共振作用的效果,导致油膜失稳。

国内现有的成果绝大部分都是只考虑转子密封系统,认为支承都是刚性的。仅仅李松涛发表的一篇文章考虑了支承,不过她采用的钟一鄂的《转子动力学》中提到的线型油膜里,而且只取了刚度,没考虑阻尼。

昨天我也和inna讨论了一下,不管是转子密封系统,还是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当前国内的研究都还相当的薄弱,我们在这方面开展研究是大有可为的。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模型和研究方法两个。

对于研究方法问题,现在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是采用理论的方法进行定性的分析,就是采用数值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大家都知道这两方面都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很难有太大突破,我们想如果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是否可行??我觉得这里可以做不少工作。

至于模型方面,密封模型一般采用Muszynska模型,这一点在国际上基本得到了公认。至于对转子轴承密封系统中的轴承模型的选取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参考国外的文献看看(这方面我还没仔细调查过),另外还要根据我们分析的情况再定。
发表于 2006-5-1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1 14:27:4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6-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比较热门,也确实比较难
发表于 2006-9-12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否文章拜读
发表于 2006-9-1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膨胀波理论可以使用吧

国外的讨论组说的不少。
发表于 2010-6-1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继续发表看法,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发表于 2010-7-1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落下了一篇重要文献,就是上海交大荆建平在ASME上发的一篇数值计算和实验对应上的文章,结果比较理想。
也谈谈关于气流激振的一点体会。
目前在做的几家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出发的,因为在超超临界机组中,气流激振是重要的安全隐患。
目前做不动的几个原因,一个是Muszynska模型太难用,当中的参数太多,很难定,李松涛的论文我模拟过,她给的参数不全。而目前新模型没有,所以国内正致力于能不能建立新模型,或将Muszynska模型中的某些参数简化。另外一个原因是,超超临界机组都是使用可倾瓦轴承,而这个轴承中的非线性问题也存在,但目前难以计算。要完整的计算密封的非线性问题就必须记及可倾瓦的非线性,这个目前也有困难。
发表于 2011-3-2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 多情清秋 的帖子

我就是在你上面提到的一位老师手下搞这方面的研究,确实很难,简直没什么头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5-1-10 20:55 , Processed in 0.0705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