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3|回复: 0

[其他相关] 一起说说力学模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提到力学模型,往往会陷入工程结构模型的简化分析中。这或许和力学专业基础课程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为主有关。在一些学校举办的类似“大学生力学模型大赛”中,实际上是结构模型大赛;在工程应用中,由于不同的结构对于力的传递路径和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工程人员也较多将结构模型等同于力学模型。在这些常见的描述中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力学模型即结构模型。力学模型的相关研究也多局限在结构、约束、载荷的简化分析上。

  然而,在力学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如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断裂力学、有限元分析等,结构的具体形式并不是重点。近年来力学在生物、信息、交通、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建立的交叉学科力学模型也难以仅用结构模型进行解释。那么力学模型应该怎样理解呢?

  开尔文勋爵将力学模型置于认识论的高度,他说:“我的目标就是要证明,如何建造一个力学模型。如果我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模型,我就能理解它(指一般事物),否则我就不能理解。”由此可见,理解力学模型,应该将其看作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也只有这样做才把握了正确理解力学模型的方向。
1.gif
  捏一捏了解物质特性
  说到这里,我们先避开力学模型的准确定义,简单回顾一下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通常我们会对新事物通过“捏一捏”“拉一拉”“拧一拧”的方式感知事物特性。“捏一捏”“拉一拉”“拧一拧”在力学上被称为物体的外载荷,物体在外载荷下的变形特征、软硬程度便是对事物的感知认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现在我们这一过程建立这样一个模型:

  外载荷--事物--响应

  如果利用力学的术语,事物被称为研究对象;每种事物都有其内在特性,不妨称其为导致事物产生响应的内因,外载荷是导致事物产生响应的外因,要区分内因、外因则必须恰当的界定研究对象,而研究对象的设定又必须以研究目标为导向;响应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力学指标的一种外在表征。由此可见,力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包含三个步骤:

  1、依据研究目的设定力学特征量,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内、外因素,并进行主要性筛选;

  3、建立“外部因素-事物内在特性-响应”三者之间的数学表达。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促使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内因和外因两部分组成,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在条件和诱发原因。利用这一哲学原理,并结合力学解释材料或结构的运动、变形规律方法,力学模型的建立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依据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对象。继而,划清影响研究对象发生运动、变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里内部因素即结构、材料等事物的基本属性,外部因素包括外部载荷、温度、约束、以及环境等因素,对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主要性筛选,抓住影响研究对象运动、变形的主要因素);最后依赖于分析目的选取主要控制量,如位移、变形、力等相关参量,利用力学原理建立“外因-内因-运动、变形”的定量规律。
2.png
  水面上的曲别针可以帮助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曲别针的重力就是外因(施加的载荷),内因就是水面性质,水面变形就是输出。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力学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简支梁模型,悬臂梁模型,桁架结构,框架结构等等;

  2、按材料特性分类:线弹性力学模型,塑性力学模型,粘性力学模型,流体力学模型,岩土力学模型等等;

  3、按运动特征分类:质点运动模型,刚体运动模型,刚体系统运动模型,变形体运动模型等;

  4、按物体动、静态分类:静力学分析模型,振动分析模型,波动力学模型,爆炸力学模型等;

  5、按求解方法分类:有限元分析模型,差分模型,边界元模型,无网格模型等。

  适合于描述力学模型的语言也依据模型特点有所不同,如图形描述结构模型,矢量描述受力图,数学公式描述本构模型、振动模型,程序语言来描述有限元模型、差分模型等,也有多种语言一起描述同一力学模型的时候。

  随着学科内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力学模型”的内容仍在不断的丰富中,如考虑材料微观结构影响宏观力学特性的微观力学模型,流体力学原理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交通流模型,利用力学模型模拟和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动力学模型等等。力学模型不仅是力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其它学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模型。在认识论中,力学模型突破了自然科学的局限,在社会科学中也发出了耀眼的亮光。

  参考资料:武际可,谈谈力学

  来源:力学酒吧公众号(ID:Mechanics-Bar),作者:张伟伟,太原科技大学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5-1-9 13:01 , Processed in 0.07377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