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2|回复: 1

[科研工具] 整天都在讲的SCI论文、影响因子、核心期刊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想必大家平时看论文、发论文经常会碰到SCI,影响因子,几区论文,核心或双核心期刊这样的字眼。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科普一番~

  1、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创始人为情报专家尤金·加菲尔德。目前SCI由信息提供商科睿唯安公司负责运营。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中,SCI 最为重要。被SCI收录的学术期刊称为SCI期刊,收录于SCI期刊的科技论文称为SCI论文。它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高校、期刊、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

  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是怎么来的?

  要说清楚这个事情,先要了解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几乎没有一篇文章是独立存在的,里面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参考文献(References)”,这让科学研究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方展。所以文章与文章之间就有了错综复杂相互引用的关系,就好像Facebook上的人际关系网一样,文章之间也有引用关系网,总结起来有四种关系:

  1)你引用我(Cited)
  2)你被我引用(Citing)
  3)咱俩互不引用但说的事儿相关(Relavant)
  4)完全没关系

  然后加菲尔德(E. Garfield)就这些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利用文章间的引用关系可以对一个Idea做三个维度的扩展研究。

    · 比如你先找到了一篇你认为非常感兴趣的文章A,发现A引用B,B又引用了C...这个维度就是“越查越深(早)”;
    · 如果发现从A被B引用,B又被C引用...这个维度就是“越查越新”;
    · 如果发现A与B、C都没有互引但很相关,这个维度就是“越查越广”。

  这三个维度很好地保证了科研的完整性,所以基于这个理论,加菲尔德(E. Garfield)搞了个机构叫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把论文的引用关系梳理清楚,大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研究效率。

  这就不得不说大名鼎鼎的数据库就叫“Web of Science”,里面按学科和类型分了好几个库,期刊方面有:

    * 理工科的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 社会科学的叫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艺术人文的叫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

  还有其它的比如会议录文献的库就不在这里说了,大家上官网都可以查到。所以你所知道SCI只是其中一个理工科期刊的引文关系数据库。

  查询论文收录情况:Journal Search
  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 ... /jlresults.cgi?PC=D
1.png
  SCI源期刊的评价每两周进行一次,每年对2000种新期刊进行评价和选择,入选率为10%~12%。已选上的期刊也在不断接受评价,以确保其高水平和高相关度。质量下降的期刊有可能被剔除。

  2、影响因子

  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早期把这些引用关系进行了排名,基于“谁被引用得多,谁的质量就高”这种想法,创立了一个概念叫“影响因子”。

  具体来说,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科睿唯安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影响因子=前两年所发论文在第三年被引用次数/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实质上是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用来衡量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影响因子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也取决于期刊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一般取值范围为1~5,呈动态变化。

  然后把引用量最高的期刊分不同学科做了一个排行榜,这就形成了“核心期刊”的概念,你经常听到的“SCI核心期刊”就是在Web of Science中,理工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一些期刊(注意是期刊不是文章)。

  总结一下:
  1)文献与文献之间存在相互引用的关系;
  2)Web of Science基于这种关系做了一个数据库,可以从深、新、广三个维度查文献,SCI是其中一个理工科集合;
  3)在这个数据库里按引用量做了一个排行榜,产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这个概念被中国学术界广泛和过度的运用。

  最后再提醒一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最大地价值是用三个维度查找相关文献来做科研,而不是查“核心期刊”。

  本来影响因子只是评价期刊的一个指标,后来南京大学有一个老师就在国内大力推崇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后来发SCI期刊文章成了评职称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用着用着被妖魔化了,出了好多技巧专门研究怎么发SCI论文,有相当一部分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意。现在国外早已不再使用SCI为单一指标来评价学术,还会考虑比如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3、SCI期刊分区

  分区(Quartile)是指将SCI期刊领域和学术影响力分类。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汤森路透JCR以及中科院JCR分区表。
2.png
  科睿唯安JCR分区将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为Q1(1%~25%),Q2(26%~50%),Q3(51%~75%),Q4(76%~100%)。

  中科院JCR分区表根据该SCI期刊的三年平均IF,先将SCI期刊按照所属领域分为14个大类和176个小类,再将同一学科所有期刊按照该年的IF降序排列,分为一区(1%~5%),二区(6%~20%),三区(21%~50%),四区(51%~100%)。
3.png
  一般而言,发表在一区和二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

  4、中国的CSSCI和核心期刊

  中国采用的核心有多种,其中最受认可的是三大核心:

    ·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其中以中文核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认可度最高,晋升职称常说的核心也指的是这两种,如果一个期刊同时被这两家机构评为核心就称为双核心。CSSCI每两年评选一次,而北大核心每四年评选一次。

  了解了这些期刊论文的类型,大家以后读论文就可以分辨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啦,投发论文也有了衡量标准啦~~

  来源:学术猫、太傻。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3-29 04:21 , Processed in 0.05523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