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7|回复: 1

[其他相关] 关于两个鸡蛋碰撞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x
  博文[1]介绍别莱利曼 (1882-1942),提及“鸡蛋碰鸡蛋”:他直接指出从哪一枚运动或哪一枚静止的角度去分析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运动是相对的。查《趣味力学》,开卷就是“两手各持一个鸡蛋而撞击。若两者完全相同,撞击部位也相同,哪个鸡蛋会破呢?”[2]。将书中相关论述撮录如下。
1.png
  图1 鸡蛋碰鸡蛋

  该问题是数年前(距今百年前)美国杂志《科学与发明》所提。称,根据实验多半是运动着的鸡蛋会破碎。其解释是,拱形蛋壳可以承受外部压力;不过,运动鸡蛋的内部物质在撞击瞬间会挤压蛋壳使其破碎。

  问题在列宁格勒的报纸刊出后,征得的答案却各种各样,说静止鸡蛋破碎的与说运动鸡蛋破碎的都有道理。不过,这两种结论都是错误的,因为从运动的相对性来看,两个鸡蛋并没有差别。地球本身就在星际间以各种方式运动着,被撞的鸡蛋和去撞的鸡蛋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两者速度的差异难以判断呢。

  中学物理层面[3,4]可以说“运动是相对的,相碰鸡蛋的状态没有差别”;不过,鸡蛋并非刚体,内部有可压缩的气体和可运动的液体,其直立、旋转及水中姿态极为复杂[5,6]。从静止状态加速运动的鸡蛋,碰撞前内部物质并非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与静止鸡蛋的力学状态不同。

  十年前《力学与实践》也曾刊登问题求解: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一个运动的鸡蛋碰撞一个静止的鸡蛋,请问哪个鸡蛋更容易破[7]。

  1. 运动的相对性
  伽利略已经知道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密闭船舱中,一切物体包括空气都具有相同的速度,不能通过观察水滴的降落、苍蝇的飞行、鱼的游动,以及乘客之间抛接物体来确定船体相对于河岸的运动[8]。

  若鸡蛋通过图2所示的传送带匀速向前,经足够长距离之后而与静止鸡蛋碰撞,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碰撞结果与其运动与否及速度大小无关,仅取决于鸡蛋材质和碰撞处形状。
2.png
  图2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

  如果传送带安置在以速度V 向右行驶的车辆或船体上,则两个鸡蛋相对于地面观察者的速度是V 和–(V0 –V),两者相对速度仍然是V0。若V=V0,则可以说右侧鸡蛋撞击左侧鸡蛋,也可以说左侧鸡蛋撞击右侧鸡蛋——运动与静止完全取决于观测者的位置。不过,通常两手持蛋相撞(图1),运动者加速而并非匀速运动。

  2. 加速运动引起的容器内液体压力
  先讨论装有液体和气体的长方体密闭容器,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 向左运动。在达到稳定后液体也以加速度a 运动,具有水平向右的惯性力,因而压力随水平距离向右而线性增加,当然也会随着深度线性增加(图3)。假设液体不可压缩,且气体则因密度较小而认为其压力恒定为P0
3.png
  图3 匀加速运动引起的液体压力

  气液分界面AB 以及等压面与铅锤方向垂直,与原水平方向夹角θ=arctan(a/g)。随着加速度a 的增加,A 点一定会到底面,即前侧面完全不承受液体压力。只要容器加速运动,则前端面受力减小而后端面受力增大。

  容器内气体较少,则必须考虑液体因压力升高而产生的体积压缩,左上角的气体压力将降低;若容器完全由液体充满,惯性力引起液体压力增加而体积减少,左上角出现真空(实际为液体蒸发的饱和汽压)。容器在加速运动时,若其充满液体则前端面内侧的受力将极大地降低,而上方存在气体时则受力降低较少。与此相关,密闭容器上方存留少量气体,可以降低运输速度变化产生的液体瞬变压力而提高安全性[9];而米袋系扎过满跌落之后则可能引起破裂。

  3. 鸡蛋相撞的破碎讨论
  碰撞破坏问题极为复杂[10],而手握一个鸡蛋挥向另一鸡蛋的真实相撞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为简单起见,以下讨论假设运动鸡蛋相撞前处于匀加速运动状态,且两个鸡蛋的材质、形状以及碰撞位置完全相同。

  实际打鸡蛋总是基于经验而选择合适的速度,使两蛋相撞后只有一个破碎:结构损坏者承载能力下降,另一鸡蛋受力随之减小而不再破坏。手挥鸡蛋相撞,通常距离在0.3m左右,时间在0.2s以内,速度在3~5m/s之间,而加速度估计为 20m/s2即2g左右。

  鸡蛋大端处内膜与外膜分开成为气室,其体积随储存时间而增大;蛋膜抗拉强度随变形速率而增加,大致为1~3MPa[11]。蛋壳厚度在0.3mm左右,且从大端向小端逐渐增加;而直径在45mm左右[12],两蛋相撞属于集中载荷,通常弹性力学分析的无弯矩假设[13]并不能成立。基于鸡蛋的相对运动速度可以估算最大碰撞力,蛋壳局部因抗弯能力不足而破坏[14]。

  鸡蛋的碰撞位置分别为中间腹部以及大端和小端,加速运动鸡蛋的3种情形如图4所示。
4.png
  图4 两蛋相撞的三种运动方式

    · 鸡蛋中部的腹面相撞瞬间,加速运动鸡蛋碰撞处壳壁后的压力较低;而碰撞之后静止鸡蛋向前加速,其蛋清的惯性作用将对其后侧壁壳提供支持压力。碰撞处蛋壳实际受力取决于内外压力的差别。就此而言,主动碰撞鸡蛋的破碎可能性较高。不过,鸡蛋的尺度较小,上述两种压力都不会很高;而蛋壳破碎也需要一定的变形,必然压缩后侧液体使其压力增加。鸡蛋加速运动的实际影响并会不显著。另一方面,蛋壳厚度以及腹部的主曲率半径存在差异,且随位置变化,其对碰撞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鸡蛋以该方式碰撞破碎之后,便于从中间分开而为实际“打鸡蛋”所使用,文献[2,4]所述试验结果或许就是如此获得的。

    · 鸡蛋大端相撞瞬时,因液体刚性较高,惯性力引起的压力增加对液体体积没有显著影响,因而气室内的压力变化较小,加速运动鸡蛋和静止鸡蛋碰撞后的破碎可能性相当。此外,运动鸡蛋的小端因液体压力的增加而在蛋壳产生拉应力,但手挥的加速度尚不能使小端处液体从内部破碎蛋壳——蛋膜具有1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11]。

    · 鸡蛋小端相撞瞬时,加速运动鸡蛋中液体因惯性而相对蛋壳向后压缩大端气室,而前端则出现真空,碰撞处蛋壳完全失去后侧液体的支持;与之相反,静止鸡蛋受撞后的加速运动将引起碰撞处蛋壳的液体压力增加,其减小了蛋壳的实际受力。试验结果是:主动撞击者破碎18次,静止者破碎5次。不过,这种相撞方式不易分开蛋壳,或许不会为实际“打鸡蛋”所采用,因而相关试验结果或许没有得到注意。此外,若挥蛋速度较快,碰撞前本能地减速也会影响结果。

  4. 结 语
  两个鸡蛋大端或中腹部相撞时,运动与否对破碎的差异影响较小;小端相撞瞬时,加速运动鸡蛋中液体因惯性而向后压缩大端气室,前端则出现真空,碰撞处蛋壳完全失去后侧液体的支持而易于破碎。当然,鸡蛋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实际碰撞后也会出现静止者破碎而运动者完好的情形。文献[2]再版时最好对该问题添加相应注释。

  参考文献:
  [1] 史晓雷. 永恒的经典——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丛书,201807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123982.html
  [2] 别莱利曼. 趣味力学(谷羽,赵秋长译).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6-7
  [3] 龚劲涛,李天芬. 两只鸡蛋碰撞的力学问题探讨. 中学物理,2014, 32(9): 57
  [4] 曹天福. 到底哪个鸡蛋被撞碎?物理教师,2009, 30(1): 61
  [5] Sasaki K. Spinning eggs——which end will ris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2004, 72(6): 775-781
  [6] 尤明庆. 鸡蛋在水滴上的直立及水中的稳定平衡. 力学与实践,2017, 39(5): 519-523
  [7] 孙博华. 力学问题求解悬赏. 力学与实践,2008, 30(4): 67
  [8] 武际可. 力学史.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62-163
  [9] 怀利 EB, 斯特里特 VL. 瞬变流.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1-10
  [10] 余同希. 烧脑之问:撞击力有多大?力学与实践,2018, 40(3): 344-348
  [11] Strnková1J, Nedomová1 Š, Kumbár V, et al.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eggshell membranes. Acta Universitatis Agriculturae et Silviculturae Mendelianae Brunensis, 2016, 18(1): 159-164
  [12] 刘信芳,吴守一. 鸡蛋力学特性实验分析. 江苏工学院学报,1992, 13(1): 7-13
  [13] 徐芝纶. 弹性力学(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38-241
  [14] Carter T C. The hen's egg: Shell breakage when two eggs collide.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1978, 19(3): 373-386

  来源:尤明庆科学网博客,作者:尤明庆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3-29 10:20 , Processed in 0.1134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