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VH

[百科建设] 基本概念介绍--简谐振动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
       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即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概念:蠕变

蠕变
观察许多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变形规律可以发现,在温度不变、载荷不变的条件下,试件的变形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缓慢增大,这一现象称为蠕变现象 。上面的定义是狭义的。实际上,当零部件的变形随时间增长时,应力也可能变化,因此蠕变广义的定义为:当固体受恒定的外力作用时,其应力与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征是:变形、应力与外力不再保持一一对应关系,而且这种变形即使在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时仍具有不可逆的变形性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限元应力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

  无限元应力分析方法是使用大容量、高速计算机进行计算的允许在需要的时候使用无穷多个单元剖分的有效的理论力学方法,是无限剖分思想与有限元方法的结合,即基于有限元方法基础之上,使用无穷多个而不是将所要计算的物体分割为有限个单元。
  众所周知,有限元法是将无限维空间转化到有限维空间,把连续系统转变为离散型的结构,即将连续的弹性体分割成有限个单元,以其结合体代替原弹性体,并逐个研究每个单元的性质,以获得整个弹性体性质。从理论力学角度而言,即为利用场函数分析多项或逼近模式实现离散化过程,通过位移与应变、应变与应力、应力与内力、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建立线性方程组,由已知的外力求出结构内部应力和位移状况。由于有限元方法以大范围全过程的数字分析作为自已的出发点,并可用任意形状的网格分割区域,和大容量高速计算机相结合等特点,使其计算较为准确、快捷,因而在力学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有限元法是以有限子空间的网格部分为基础,剖分越细计算越精确,而剖分过程则有一定的限度,并且所计算模型任意部位的应力、应变值也是该子空间区域的平均值,使其计算精度也受到限制,不能计算这些区域任意一点的应力、应变值,如果模型构成复杂,形态变化大,对于那些应力集中,形变剧烈的区域,使用有限元方法则有一定的困难。而无限元方法则能克服这些不足,解决此类问题。
  无限元方法是在有限元理论基础之上, 将无限剖分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允许在应力集中、形变剧烈等区域按一定的比例常数使用无限相似网格剖分,通过所剖分每一层形成的组合刚度矩阵,叠加成总刚度矩阵而求解代数方程组,因此,无限元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求解无穷多个单元。计算中通过改变比例常数来调整剖分和计算精度,从而计算所选部位任一点的应力、应变值,收敛速度快,效率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6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加工中的筛分技术

饲料加工中的筛分技术

新乡市多彩机械有限公司 王先生
  机械筛分是目前饲料厂使用的主要筛分技术,筛分设备的主要工作构件是筛面,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钢板冲孔筛和编织筛。
  饲料加工中筛分技术的应用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原料中的杂质进行清理,二是将原料或产品按粒径进行分级,包括原料杂质清理、粉碎物料分级、制粒前的粉料杂质清­理、制粒产品的分级。加工过程中筛分效果的好坏对饲料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1 筛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1 筛分效率 筛分效率包括二个方面:应该留存筛面物料(预期筛上物)的筛上留存比例和应该通过筛面物料(预期筛下物)的筛上留存比例。这二个指标在清理操作中影响杂质的清除­效果和净原料的损失,在分级操作中影响产品的粒度和产量,在检测中则影响分级结果的可靠性。前者称为筛净率,后者称为误筛率,用公式表示为:
  η1=w1*w2


(1)


  η2=w3*w4


(2)


  式中,η1—筛净率,%;η2—误筛率,%;W1—预期筛上物的筛上留存量,kg/h;W2—预期筛上物总量,kg/h;W3—预期筛下物的筛上留存量,kg/­h;W4—预期筛下物总量,kg/h。
  将上面二个指标用于评价清理筛效率,当筛上物为杂质时,η1相当于除杂率,η2相当于净原料损失率。
1.2 影响筛分效果的因素 通过筛孔的最大物料颗粒直径可由下式估算:
  d=D cos α-e sin α


(3)


  式中,d—通过筛孔的最大颗粒直径,mm;D—筛孔直径,mm;e—筛网网丝直径,mm;α—筛面倾角。
  从式(3)可以看出,筛孔直径、网丝直径、筛面倾角均影响颗粒能通过筛孔的最大粒径。但式(3)只能决定临界粒径,一个小于临界粒径的颗粒能否通过筛孔,还取决­于其他条件。
1.2.1 颗粒与筛孔形状 式(3)的计算以球形颗粒和圆形筛孔为基础,在饲料行业的生产实际中,筛分原料大多为圆柱形(颗粒饲料分级)或不规则颗粒,筛孔既有圆形又有矩形,物料颗粒接触­筛孔时的状态对颗粒能否通过影响很大,如一个?4×10
mm的颗粒直立时能通过一个孔径5
mm的筛孔,横向则不能。因此,颗粒通过与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只能通过统计的手段加以研究。一般对圆柱形颗粒,矩形筛孔通过性能较好;而对于各个方向尺寸差别­不大的不规则颗粒,圆孔的通过性能较好。
1.2.2 筛面开孔率 筛面开孔率越大,通过性能越好。保证筛面强度的情况下,编织筛能比冲孔筛获得较高的开孔率,因而前者的通过性能优于后者。
1.2.3 物料层厚度 使用平面筛时,如通过筛面的物料层过厚,料层上部小颗粒通过筛孔困难,会引起误筛率上升,这在原料清理中将增大净原料损失,在颗粒分级中则将降低产量(上层筛料­层过厚)、影响成品质量(下层筛料层过厚)。料层过薄则筛分产量太低,也不可取。合适的料层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筛面倾角小、筛体振幅较大时料层可稍厚。理论上­,料层厚度由产量决定,但实际使用中,由于筛面进料不均,物料可能集中在筛面一侧,造成局部料层过厚从而影响筛分效果。圆筒筛和圆锥筛存在类似问题,当瞬间物料­流量过大时,筛分效果同样受到影响。
1.2.4 筛体运动状态 筛分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筛选物料与筛面之间存在适宜的相对运动,产生这种相对运动的方法可以是筛面作水平往复直线运动(回转)、垂直往复直线运动(振动)­或二者的组合。筛体仅有水平往复运动或垂直往复运动,筛分效果都不理想。后者由于物料缺乏与筛面的水平相对运动,容易造成料层厚薄不均。实践表明,将二种运动结­合起来的回转振动筛效果较好。
1.2.5 物料特性 物料的粒度、含水率、摩擦特性、流动性等都与筛分过程有关。物料颗粒粒径存在差异是物料组分筛分分离的前提,而且这种差异越大,筛分过程越容易进行。物料含水率­越高、内外摩擦角越大、流动性越差,其颗粒通过筛孔的性能就越差。因此,实际使用中,要获得良好的筛分效果,应根据物料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
2 筛分在饲料原料清理中的应用
  饲料原料的清理,主要是依据原料与杂质几何尺寸的差异利用筛面进行筛分。不同饲料原料所含杂质的种类、粒径均有所不同,因此清理工段中应针对性地采用适宜的筛分­设备、筛面规格及筛分技术。
2.1 粒料的清理 饲料厂习惯将需要粉碎的物料称为粒料,包括谷物类和粕类原料。
  谷物原料直接来自田间,所含杂质比较复杂,主要有二类:一是比谷物原料粒径大的杂质,如石块、玉米芯、麻片、秸秆、麻绳、塑料片等;另一类是粒径较小的泥土与细­砂。目前饲料厂最常见的谷物清理设备是圆筒初清筛,其特点是产量大、功耗低,大杂除净率高,可达99%,但它无法清除比谷物粒径小的泥土和细砂。虽然谷物原料中­含泥砂比例只有0.1%~0.4%,但在一个容量1000吨以上的立筒库中,数吨泥砂将沉积在筒库底部并将集中进入加工过程,这会使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会加剧各种设备特别是制粒机压模的磨损。因此,大型饲料厂不能忽视谷物原料中泥砂的清理。建议采用粮食加工中的振动分级筛进行谷物原料的清理,如TQLZ系列清­理筛,采用不同筛孔的双层筛面,既能清理大杂,又能清理泥砂。此外,这种清理筛由于采用金属丝编织筛网,工作时的噪声比使用冲孔筛的圆筒初清筛小得多。推荐使用­的筛孔,按上层筛20×20
mm或φ20~φ25 mm,下层筛1.5×1.5 mm或φ1.2-φ1.5 mm选取。
  粕类原料常用的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等,同谷物原料相比,其特点是粒度较小,流动性差,成团物料较多,杂质含量不高,为了将成团物料打散,通常采用圆­锥初清筛。根据我们的使用经验,筛孔尺寸可按φ10-φ15
mm选取。
2.2 粉料的清理 不需粉碎的原料通称粉料。饲料厂粉料种类多,用量大小各异,大多为粮食行业或其他行业的副产品,因而杂质含量不高,以加工过程中混入的麻绳、麻袋片等大杂为主。­在全价饲料、浓缩饲料的生产中,采用圆锥初清筛、平面回转筛或振动筛进行清理均可。
  混合后的物料在制粒前最好也用圆锥初清筛进行筛分,一方面可以清理加工过程中可能混入的及原料清理中未能除去的杂质,另一方面可以将成团物料打散,这对喷油后的­饲料尤为重要。清理筛的产量应与混合机匹配。
  粉状原料清理使用的筛孔大小随各种原料的性质而有所区别,一般为φ6-φ10
mm,流动性相对较好的如矿物原料可选小值,而流动性差的如麸皮、鱼粉、肉骨粉等应选大值。
  在预混料加工中,粉料(如磷酸盐)颗粒粒径很小,其杂质往往是原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一般筛分机械难以清理,可选用制粉行业的高方筛作为清理设备。
3 筛分技术在产品分级中的应用
  分级是将物料筛分成二种以上的组分,并按不同的需求进行处理。饲料行业主要用于粉碎料分级、颗粒料分级以及物料的粒度测定中。
3.1 粉碎料的分级 二次粉碎工艺需使用筛分技术。普通畜禽饲料生产中一般使用回转筛或振动筛,筛上物回流粉碎,筛下物则进入配料仓。据资料介绍,筛孔尺寸为φ1.2
mm比较合适。
  在预混料及鱼虾饵料生产的微粉碎过程中,由于物料粉碎粒度往往要求全部通过60-80目标准筛(0.42-0.18
mm),如采用机械筛分,由于粒径过小,物料凝聚粘结,颗粒过筛困难,将造成筛分效率下降,回流粉碎量增加,从而使粉碎产量下降,粉碎能耗增加。气流分级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气流分级是一种广义的筛分技术,它通过调节气流工艺参数来控制物料回流或进入下一道工序的粒度,气流的风量、风速和风压随物料品种及其粒度控制范围­而变化。
3.2 颗粒饲料加工中的分级 颗粒饲料加工中,为提高制粒机产量,降低制粒能耗,往往采用大直径模孔进行生产,再破碎成小颗粒。颗粒破碎后,需进行分级,将过细的粉状料(制粒过程中未成形的­粉料或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和过粗的颗粒(未能充分破碎的颗粒)分离出来,使进入成品处理工段的颗粒满足产品粒度要求。颗粒饲料分级采用二层筛面进行,上层筛­筛上物回流破碎,下层筛筛下物回流制粒,中间层为成品。可见,分级筛采用的筛孔规格直接影响产品粒度。不同粒度规格制品分级配用的筛孔尺寸,分级制品粒径(mm­)为2.40、3.20、4.00、4.75、6.35、9.50、12.7和碎粒,相应配筛孔尺寸(mm)为1.65、2.23、2.92、3.89、5.2­1、8.97、11.5和1.16。可以看出,要控制某个粒径的颗粒不通过筛孔,应采用比该粒度值小的筛孔直径。
  典型制粒工艺中的分级筛一般由斗式提升机直接供料,由于振动分级筛(SFJZ系列)容易造成物料集中于筛体中部,筛面利用率低,局部料层过厚,影响分级效果,因­此建议在分级筛进料口设置一缓冲斗(内设导流板),使进料沿筛面宽度方向均匀进行。
  (参考文献略)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7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基本概念介绍--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LED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固体发光,冷光无污染,相应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屈服准则

屈服准则:屈服准则是考虑任何可能的应力组合下有关弹性极限的一种假说。屈服准则是阐明材料受力到什么程度才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也就是说物体内某点应力达到弹性极限后出现塑性变形的条件,所以屈服准则又称为塑性条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先

带下划线的字,还要带颜色,真是让我为难







新人送威望活动(二)--发帖练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FLD

FLD :Forming Limit Diagram ,成形极限图。
成形极限是板材成形领域中重要的性能指标和工艺参数,反映了板材在塑性失稳前所能取得的最大变形程度。
成形极限图为研究板料成形过程中板材成形极限、评价板材成形性能等众多难题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用判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参数识别

系统识别(System Identification):已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分析和研究该系统的特性或求得描述系统特性的各种参数,据此建立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或模型。

参数识别(Parameter Identification):在系统模型已知的情况下,用实测的输人与输出数据来估计描述系统特性的各种物理参数,如系统的质量、刚度及阻尼,称之为参数识别。

模态参数识别(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如果实际结构可以运用所谓的“模态模型”来描述其动态特性,通过实测的输入与输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寻求结构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的过程,称为模态参数识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湍流模式理论简史

1877年,Boussinesq仿照分子扩散过程提出湍流应力的数学描述,进而得出涡粘度概念。
1895年,雷诺提出雷诺平均概念,即将流场变量看作一个时均量与脉动量之和的形式。
1904年,普朗特提出边界层概念。
1925年,普朗特提出混合长理论,用混合长概念求解涡粘度。这项工作成为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石。
1942年,Kolmogorov提出k-w模型,其中k为湍流动能,w为湍流耗散率,二者用相似的微分方程描述,被称为二方程模型。不过在随后的近30年中,由于当时计算机还无法求解上述非线性微分方程,这个模型一直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1945年,普朗特提出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涡粘度是湍动能k的函数,并进而提出描述k的微分方程。从基本概念的层次上看,普朗特这个模型首次提出湍流变量取决于流动历史这个重要概念,并由此建立了一方程模型(混合长模型为零方程模型或叫代数模型)。因为需要事先给出湍流长度尺度,零方程模型被认为是不完备的模型。
1951年,Rotta放弃了Boussinesq假设,提出二阶矩封闭模型。二阶矩封闭模型与Boussinesq假设模型相比,其优点在于可以在计算中考虑流线曲率、刚体旋转、体积力等影响。这种模型用一个方程描述湍流长度尺度,用六个方程描述雷诺应力张量的分量,因此也在很长时间内,由于计算机的限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至此,湍流模型中的4种基本类型(代数模型、一方程模型、二方程模型、二阶矩封闭模型)全部出现。
1950年代后各种模型的发展如下:
代数模型
1956年,Van Driest针对混合长模型提出一个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粘性耗散项。
1974年,Cebeci和Smith证明混合长模型可以用大部分附着流计算。
1978年,Baldwin和Lomax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更多种流动类型的新的混合长模型。
一方程模型
1967年,Bradshaw、Ferriss和Atwell提出的一方程模型。在1968年斯坦福湍流边界层计算大会上被证明是此类计算中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模型。
因为一方程模型的计算量较小,其后Baldwin和Barth(1990)、Goldberg(1991)和Spalart和Allmaras(1992)均提出新的一方程模型。其中Spalart和Allmaras提出的SA模型被多数商用软件所采用。
二方程模型
在Kolmogorov之后,直到计算机出现后,二方程模型才重新得到重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模型是Launder和Spalding于1972年提出的k-e模型。虽然Rodi等人1986年证明这个模型在带逆压梯度流动中存在明显误差,但是这个模型仍然象混合长模型一样成为最著名的湍流模型。
1970年时,在不知道Kolmogorov的前期工作的情况下,Saffman提出k-w模型,这个模型因可以模拟逆压梯度问题而成为名声仅次于k-e模型的二方程模型。
二阶封闭模型
二阶封闭模型在计算机出现后也获得了一些发展,不过因为需要求解的方程数目太多,至今还没有得到更多的应用。
  
编译自Wilcox的《Turbulence Modelling for CFD》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adina问题

当计算流固耦合时候,slip condition什么时候选择yes,什么情况选择no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扰观测器

干扰观测器

干扰观测器的基本思想是:把外部力矩干扰及模型参数变化造成的实际对象与名义模型输出的差异等效到控制输入端,即观测出等效干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9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定理的一点理解

时域采样定理:为了不失真地恢复模拟信号,采样频率应该不小于模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的2倍。
说明:而时间有限的信号在频域是无限的,所以对我们所观测到的一段实际信号,它的频带是无限的,所以在用有限速率采样时,在理论上讲是不可恢复的。(当然实际采样时还有量化误差)
频域采样定理:对于时间有限的信号(有限长序列),也可以对其进行频域采样,而不丢失任何信息。
说明:当然时间有限的信号,频域是无限长的,以上只是理论,在工程上我们只要采样足够长,采到主要的能量部分,满足我们的要求即可!                          2006年11月29日,于西安。 wjiangao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1-29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定义:结构分析是有限元分析方法最常用的一个应用领域。结构这个术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土木工程结构,如桥梁和建筑物;汽车结构,如车身骨架;海洋结构,如船舶结构;航空结构,如飞机机身等;同时还包括机械零部件,如活塞,传动轴等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11-10 20:25 , Processed in 0.104259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