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0-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gino9876)[转帖]软硬交替多层膜应力应变响应...
本帖最后由 VibInfo 于 2016-4-19 15:02 编辑
2.3 界面切应力分布及随层数的变化
界面切应力是造成膜层剥离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此对不同膜层数对该参数的影响进
行了分析。图4是当F=50N时几种膜层体系中膜/基交界面上的切应力分布曲线。图4中σ
50max是载荷F=50N时单层TiN膜层体系的最大赫兹压力。a50是载荷F=50N时单层TiN膜层
体系的接触半宽。该曲线表明,与单层TiN膜层体系相比。采用TiN/Ti 8膜层体系可使膜
/基交界面切应力下降约30%。另外注意到,与多层体系相比,单层体系是100%的TiN材料
,可见,采用多层膜会大大提高膜层和基体的抗剥离能力。
图4 F=50N时膜层/基体界面切应力分布
2.4 张应力分布及随层数的变化
表面及界面x方向的张应力是造成纵向裂纹产生和扩展的主要原因。图5是F=10N时不
同膜层体系的表面(接触区及其外侧)张应力σx的分布。图中a和σmax分别是F=10N时8层
体系的接触半宽和最大赫兹压力。可见,随着膜层数的增加(单膜厚度减小)表面张应力
趋于增大。这是由于层数的增加会造成小载荷时靠近表面的膜层的综合硬度下降,因此
顶层接触区外侧的弯曲曲率半径相对较大(见图6,a是F=80N时8层体系的接触半宽),从
而会产生较大的表面张应力。但是,当载荷增大时情况就不同了。图7是F=80N时不同膜
层体系的表面张应力σx的分布,图中a和σmax分别是F=80N时8层体系的接触半宽和最大
赫兹压力。可见,在大载荷时膜层数的增加会使表面张应力σx减小。原因是,当载荷增
大时厚层和薄层体系的综合硬度将趋于一致,因此顶层接触区外侧的弯曲曲率半径趋于
相等(见图8,图中a是F=80N时8层体系的接触半宽),但是在相同的弯曲曲率半径的情况
下薄层将产生较小的表面张应力。可见,表面张应力σx的大小不仅与载荷有关而且还与
膜层的层数(厚度)有关,应在设计时同时考虑二者的影响。
图5 F=10N时不同膜层体系的表面应力σx
图6 F=10N时顶层接触区附近的表面轮廓
图7 F=80N时不同膜层体系的表面应力σx
图8 F=80N时顶层接触区附近的表面轮廓
3 结论
(1)在软硬交替多层膜体系中,软层将起到剪切带的作用,使得硬层之间可以在保持
底应力水平的情况下产生一定的“相对滑动”,以缓解膜层的内应力和界面应力。
(2)在小载荷作用下最大弯曲应力曲线随膜层数的增加呈非单调变化,表明,在小载
荷范围内存在有最危险的膜层数。在大载荷时,随层数的增加最大应力曲线呈单调下降
的变化趋势,增加层数减小层厚将会大幅度降低最大弯曲应力。
(3)在小载荷作用时,膜层较多的体系顶层接触区附近的表面水平张应力相对于膜层
较少的体系来说要大。当载荷增大时情况正好相反,较多的膜层数会降低该应力值。
总之,当膜层总厚度一定时,在较大的载荷作用下采用较多层数的软硬交替多层膜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表面的抗开裂和剥离的能力,但是在载荷较小时,层数较少的体
系的应力水平相对较低。至于载荷大小的界限是与材料的模量、粗糙凸起的直径、软硬
层的厚度比和膜层的总厚度等有关的,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装甲兵工程学院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朱有利,博士,男,1962年出生,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表面与涂层体系摩擦学性能和金属塑性成形过程的数值仿真研究。发表论文
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
朱有利(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100072)
徐滨士(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100072)
马世宁(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100072)
参 考 文 献
1,Subramanian C,Strafford K N.Review of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layer coat
ings for tribological applications.Wear,1993,165∶
?85~95?
2,Bull S J,Jones A M.Multilayer coating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Surf.Coat
.Technol,1996,78∶173~184
3,Mao K,Bell T,Sun Y.Contact mechanics of engineering surfaces∶state of th
e art.J.Tribology(Trans.ASME),1997,119(4)∶297~306
4,Komvopoulos K.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layered elastic solid in norma
l contact with a rigid surface.J.Tribology(Trans.ASME),1989,111∶477~485
5,Tian H,Saka N.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n elastic?plastic two?layer h
alf?space∶normal contact.Wear,1991,148∶47~68
6,Anderson I A,Collins I F.Plane strain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discrete an
d blended coated solids under normal and sliding contact.Wear,1995,185∶23~
33
7,朱有利等.法向接触时涂层界面剥离行为的有限元分析.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16(
摩擦学专辑)∶211~213
8,Holmberg K,Ronkainen H,Matthews A.Coating tribology?contact mechanisms a
nd surface design.In∶Proc.First World Tribology Congress,London,UK,1997∶25
1~266
收到初稿1999-07-10
收到修改稿1999-1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