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旋转失速,网上找的一些小知识:
事实上,失速区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流体动力过程。失速频率还与叶片进口气流是否存在畸变、入口气流方向角β1与叶片入口安装角βS之间的差值(称为冲角)大小以及压缩机的级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B. F. J . Cossar在试验中利用在压缩机进口处安装低孔率金属丝网的方法,测得失速频率为转速频率的1/2,与理论研究计算的失速频率为转速频率的1/3有一定差异。 N. A. Cumpsty的试验模型指出,旋转失速频率在转速频率的1/5~1/2的范围内,随缩机级数的增加,旋转失速区的传播速度逐渐接近于转子转速的40%。日本振动专家白木万博介绍,根据机器种类不同,旋转失速区传播速度为转子转速的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