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jhere

[车辆工程] [讨论][分享]发动机减振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设计时就应该控制发动机的nvh性能,悬置匹配,悬置支架设计,与车身连接点动刚度等若干步骤来控制。
        悬置应该有一定的合理刚度,太软肯定不行。再一个我觉得优化问题,不等于数学意义上的优化,能满足不出现问题就可以了,尽量在某些已有悬置上作刚度调节,大大简化设计过程,并且这样会节约摸具成本,可靠性也有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减震系统从狭义上就是悬置系统,因为这是最直接的作用于发动机的振动的。大致流程据我目前了解如下:
1先做悬置的布置,2测试各悬置点的受力,发动机的质量,重心位置,发动机6个转动惯量,3,计算各悬置的性能要求,4,设计悬置结构,5,调整结构,6实车匹配.
但实际上各零部件企业大都不会搞得这么系统,为什么?成本太高,时间,人力,资金都不允许,所以国内大都是先看原来机型配的是什么悬置(悲哀啊,因为大部分发动机也是仿的),现在的布置是怎么样的,差不多?ok,按原来
的做吧;有问题,调刚度(液压的复杂点),凑活了就行,然后再做下个项目。。。周而复始,这样哪能有进步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1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悬置设计有其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凭经验不能解决问题,要按照体系去走的,需进行解耦、位移控制、载荷计算等!
发表于 2007-4-2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侠据一点实际的例子好不好啊。
发表于 2007-4-2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有人能拿出案例证明,share一下
发表于 2007-6-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小杨同志 的帖子

可以尝试使用横摇限制杆
发表于 2007-6-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大家的讨论启发很大。其实有些事情不能真真正正的系统坐下来是因为大家各有各的困难。在校学生的设备、条件不够;生产厂家必须要考虑自身的投入产出比或是研发周期,所以导致有很多的好项目都没能作下来。我有个设想,可不可以横向的联系共同完成。比如大中院校出人力,将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个课题,而生产厂家将项目作为一个真正性质的科研性投入,而不是为了创收的科研开发。这样双方都会受益。
我知道很多的厂家和各院校都有研发的联系,但大多数就是因为产品有问题了才来解决,而不是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主动去控制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这个也是我们这些搞NVH的同志比较关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ny0284 于 2007-6-9 14:34 发表
听了大家的讨论启发很大。其实有些事情不能真真正正的系统坐下来是因为大家各有各的困难。在校学生的设备、条件不够;生产厂家必须要考虑自身的投入产出比或是研发周期,所以导致有很多的好项目都没能作下来。我 ...

深有感触啊,企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就算有提高技术水平的机会,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支撑的话,企业也很难有热情去投入的。
发表于 2007-6-2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here 于 2007-6-12 12:54 发表

深有感触啊,企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就算有提高技术水平的机会,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支撑的话,企业也很难有热情去投入的。

是啊。技术提高只是企业考虑的若干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还不一定是主要因素。
发表于 2009-1-22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杨同志 于 2006-11-3 13:29 发表
请教???~!~
将悬置硬度改软了
噪声降下来了
可发动机熄火时晃动太大,怎么办呢?


加限位块,就像悬架上加的限位块一样,但是要注意和发动机厂或变速器厂确认,限位块接触部位,是否承受得住限位时产生的冲击
发表于 2009-1-29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yhank you very much
发表于 2009-1-3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优化应该包括隔振方法和隔振参数两方面的内容。
1、隔振方法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需要有几多经验在里面;
2、参数优化相对比较简单,按照已定方案,对于动态参数作优化分析即可。

至于悬架太软,或者太硬的情况,可以在优化工程中设定约束条件。
发表于 2009-2-2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现在过国内大部分减震件是仿造的.
发表于 2009-2-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1005 于 2007-3-1 09:30 发表
发动机减震系统从狭义上就是悬置系统,因为这是最直接的作用于发动机的振动的。大致流程据我目前了解如下:
1先做悬置的布置,2测试各悬置点的受力,发动机的质量,重心位置,发动机6个转动惯量,3,计算各悬置的性能要求 ...


现在情况有些变化,各主机厂为了市场,对整车的振动、噪声的要求已慢慢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对悬置系统已不满足简单的复制拷贝,通常会要求零部件厂商在开发前期介入(目前国内只有自主品牌会这么做),这样做的效果要优于后期对现有系统的小改进小优化。
发表于 2009-3-1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1005 于 2007-3-1 09:30 发表
发动机减震系统从狭义上就是悬置系统,因为这是最直接的作用于发动机的振动的。大致流程据我目前了解如下:
1先做悬置的布置,2测试各悬置点的受力,发动机的质量,重心位置,发动机6个转动惯量,3,计算各悬置的性能要求 ...



发动机减震系统从狭义上就是悬置系统,因为这是最直接的作用于发动机的振动的。大致流程据我目前了解如下:
1先做悬置的布置,2测试各悬置点的受力,发动机的质量,重心位置,发动机6个转动惯量,3,计算各悬置的性能要求,4,设计悬置结构,5,调整结构,6实车匹配.
说的太有道理了。我知道的很多有能力做的,到最后除非国外客商指定 ,要不还是用便宜货。到最后我们花了时间和精力研发,别人按刚度仿造。。。。一次可以,两次可以。到最后老板也不乐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6-8 15:08 , Processed in 0.10230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