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qinle

[HHT] 关于EMD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4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明白上面的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boundary_conditions就是边界延拓函数,也可以认为是抑制端点效应的程序,flandrin采用的是极值点对称延拓的方法。至于END 我认为是由extr求出极大值的总点数。(一家之见,不一定合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1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也不是说这个方法就一定最优的方法。比如我看到一篇文章 题目是《希尔伯特-黄变换中拟合过冲和端点飞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提出新的三次样条拟合方法和正弦函数拟合方法。你也可以尝试修改一下。
    看看效果怎么样。
发表于 2007-3-1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nan3509 于 2007-3-14 12:08 发表
boundary_conditions就是边界延拓函数,也可以认为是抑制端点效应的程序,flandrin采用的是极值点对称延拓的方法。至于END 我认为是由extr求出极大值的总点数。(一家之见,不一定合理)



正解,a(end)表示变量a的最后一个元素。我之前误以为"end"是她copy多了的语句,故认为她问的是fliplr那行,汗一个
发表于 2007-3-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eight 表述的精确。:handshake
发表于 2007-3-1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感谢,我是初学EMD的,看你们的帖子和程序之后受益匪浅阿,太感谢了!
发表于 2007-3-1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位对emd程序作出新的修改吗 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也很困惑。
发表于 2007-3-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午的新的体会,我对EMD的中止条件作了一下修改,还是原来的数据,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修改前imf.jpg
修改后imf.jpg
修改前的谱图.jpg
修改后的谱图.jpg
发表于 2007-3-1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认为这个中止条件要优于修改前的中止条件,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可能也根数据有关吧!大家都来看看,发表一下 自己的意见!
发表于 2007-3-1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nan3509 于 2007-3-14 18:19 发表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认为这个中止条件要优于修改前的中止条件,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可能也根数据有关吧!大家都来看看,发表一下 自己的意见!



1. 版主有必要叙述清楚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条件分别指哪个?修改前是Huang的SD,修改后是Flandrin的sigma(t)?还是修改前是Flandrin的,修改后是你贴的那部分程序?

2. 没有一个方法对任何信号都适用,同样,没有一种停止条件对任何信号效果都好(即优于其他停止条件),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结果;

3. 如果版主指的是修改前:Huang 的SD(旧的那个,即一个求和号的那个),修改后:Flandrin 的 ,那么,我认为后者较合理些。其一,滤波停止条件包括两个,一个是过零点条件,这是容易实现且没有异议的,另一个就是零均值条件。由于实际中“处处为零”的函数(信号)无法得到(至少无法通过相减得到,除非两个信号完全一样),所以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比较Huang和Flandrin的,由于前者分母中出现了h_{k-1}(t),这显然是不应该的,因为判断 h_k(t) 是否满足零均值条件是无论如何都与 h_{k-1}(t) 无关的,另外,分子那个 e(t) 事实上是 h_{k-1}(t) 的平均包络,这显然是不对的,除非满足条件后把 h_{k-1}(t) 而非 h_k(t) 作为IMF,否则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其二,从物理意义来看,由于零均值条件是对全局意义上的判断,Flandrin 的 sigma(t) 与之较为吻合,而相比之下,Huang 的 SD 仅仅是一个数,SD虽然也考虑了局部各点,但那是平方意义下的求和,这显然与“全局零均值”不相符。

[ 本帖最后由 eight 于 2007-3-14 19:02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1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以前的程序是指flandrin的程序,后面的是rilling G提出的中止条件
发表于 2007-3-1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nan3509 于 2007-3-14 19:25 发表
我说的以前的程序是指flandrin的程序,后面的是rilling G提出的中止条件



我糊涂了,他们是一个团队的吧,而且只提出过一个改进的中止条件吧?就是2003年发表的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its
algorithms这篇文章,不知道版主指的是哪两个
发表于 2007-3-1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表述方法不一样呀 我真是有点糊涂了 你看一下啊 黄等人提出两种中止条件: 一种是仿柯西收敛法则,另一种是极值点和过零点数目相等就停止。
我现在说的就是|emax+emin|/|emax-emin|=a(t), emax emin 分别是指上下包络线。
由此作中止依据。
发表于 2007-3-14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nan3509 于 2007-3-14 19:44 发表
是不是表述方法不一样呀 我真是有点糊涂了 你看一下啊 黄等人提出两种中止条件: 一种是仿柯西收敛法则,另一种是极值点和过零点数目相等就停止。
我现在说的就是|emax+emin|/|emax-emin|=a(t), emax emin 分 ...



晕,那应该就是我说的那两个,Huang的原始SD 和 Flandrin的 sigma(t) = |emax+emin|/|emax-emin|

Flandrin和Rilling同是一个法国团队,目前为止也只做过一个关于“零均值条件”的改进,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文章

Huang对IMF的定义有两个条件需要满足:一个是上下包络的均值为0(简称“零均值条件”),一个是极值点和过零点数目相等或之多相差1(简称“过零点条件”)。后者很明确,不存在异议,也容易实现,所以一般关注的是前者。
发表于 2007-3-1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我菜了。今天我就用|emax+emin|/|emax-emin|替代了原来的Flandrin 程序
(也就是我昨天发的程序)可是效果你也看见了 这能说好吗?EMD分解竟然是那个样子的。还有你发现我昨天的程序有个地方不对劲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5-27 12:14 , Processed in 0.07997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